合一范文网
合一范文网 主持词>>祝寿主持词>> 【晏殊诚实】晏殊的祝寿词

【晏殊诚实】晏殊的祝寿词

2020-01-20

  晏殊是我国北宋时期注明的诗人、文学和政治家。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晏殊也是第一位在诗词大量创作祝寿词的以为词人。究竟的晏殊的祝寿词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晏殊的祝寿词

  摘 要: 作为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词的词人,晏殊的祝寿词却不为人所重视,前人大都持否定的态度。考察他的28首祝寿词,在祝寿的对象,寿词的内容和主题,艺术表现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和开创。词人以他特有的敏锐感觉,把不外乎歌功颂德、祈福长寿的祝寿词,加上了浓重的个人色彩。

  关键词: 晏殊 祝寿词 超越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晏殊的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词风,虽然绝大部分的内容仍是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但着眼于艺术境界的提高和深化。他的词作里时时流露出自我的真实性情,语言方面也一扫晚唐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烟色彩,而变得明快晓畅,清新淡雅。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正因如此,晏殊的婉约词受到了很大的重视。然而,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他词作的另一个内容:祝寿词。在晏殊词中,祝寿词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现存的136首晏殊词里,共有28首祝寿词,是晏殊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的重视。同他的婉约词一样,其祝寿词,同样有着对前人的超越。本文对晏殊祝寿词兴起的原因,以及其对祝寿词的超越加以探讨。

  一、晏殊祝寿词兴起的原因

  祝寿庆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风俗礼仪活动。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祝寿类诗作,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的一种酬唱形式,然而在词这一文学样式里,从早期的《敦煌曲》,到晚唐五代词集中,仅能发现少数祝寿的作品。也许跟词最初的实用功能有关,是在宴会场合供伶工歌女歌唱,为宾宴别席、寄兴遣情之乐章,但佐清欢、不登大雅。但宋代祝寿词创作之多,作家之盛,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时代。它的兴盛首先与享受风气有关。北宋城市经济繁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书对汴京、临安城中商贾林立、百业兴盛,以及瓦肆勾栏、朝歌暮舞的情景有生动的记录。此外,宋王朝优待士大夫,官员的俸禄比较优厚,宫廷和官僚阶层的生活奢华。这种风气又扩散到全社会。晏殊祝寿词中多次出现开筵,歌舞的景象。如《燕归来》:“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酌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其次,祝寿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理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宋代是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空前强化的时代。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宋代士大夫有着强烈的卫道意识,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而祝寿礼仪和寿词创作成为孝道宣传的绝好手段,体现出孝道这一文化精神。如晏殊词中“家人拜上千秋寿”,通过祝寿强化了人伦和孝道。

  最后,祝寿词的兴盛又与当时崇奉道教有很大关系。因道教中很多为讲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之事,祝寿词的内容即是如此。上位者迷信道教,以求长生不老,在其生日时更喜欢听到延年益寿之类的吉祥话。下位者于是逢迎,便有了许多祝贺皇帝、长官等的词作。晏殊词中多次出现诸如香炉、神仙、女真冠、蓬瀛、龟鹤之类的与道教有关的意象。

  在祝寿风气如此盛行的时代里,晏殊受到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但晏殊祝寿词的创作,还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晏殊集中有祝贺圣上千秋的词作,作为太平时期的宰相,晏殊少年得志,十四岁就因才华横溢被朝廷赐为进士,此后宦海虽亦有沉浮,但总体上可以说位及人臣、深受皇恩眷顾。对帝王的祝颂,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同时也出于真心,一片赤诚,不能仅仅看作是阿谀奉承、粉饰太平。同时又有自寿词,如“家人拜上千秋寿”、“当筵劝我千长寿”。优越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晏殊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便有了人生短暂的苦恼和延长这种美好生活的愿望:“到家装束,长似少年时。”这一愿望在寿辰时愈加强烈。

  二、晏殊祝寿词的主要内容

  沈淞勤先生在《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中说:“在近两千首寿词中,无论是出于何人之手,大致如同前述元宵词一样,‘自是一家手法’,而不出于‘典丽富艳’一途,无不洋溢着和乐吉祥的气息,在风格上也明显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堪称‘无谓’!”如沈先生所言,晏殊的祝寿词同样洋溢着和乐吉祥的气息,但晏殊的祝寿词依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写出了独特的感悟。

  从祝寿的对象上分,大致可以把晏殊的祝寿词分为两类。

  (一)圣寿词。

  皇帝为九五之尊,身份尊贵,他的寿辰举国关注,最切合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情绪。因此,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庶人,皆有庆贺圣寿之作。晏殊亦不能免。在晏殊的词作中,确定无疑为庆贺圣寿的不多,仅仅有四五首。如《喜迁莺》:“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尧随目欲团圆。真降荷兰。”《望仙门》:“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满酌兰美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不仅祝愿皇帝圣寿无疆,而且祝愿帝业无尽、国运长久,如此等等,乃题中应有之意。词中常把皇帝比尧舜这样的圣君,常出现仙门、南春、讼椿、南山这一类祝愿长寿的词语

  圣寿词,顾名思义即是庆贺圣上生辰,为应制之作,因此供词人自由驰骋的空间很小。晏殊的圣寿词明确表达了对皇帝生辰的祝贺,描写了百官对皇帝的朝贺,如“千官心在玉炉香”。但晏殊的圣寿词在内容上依然有自己的特点。

  1.在描写帝王诞辰的美好时,晏殊常用一些祥和美好、高贵典雅的景物加以衬托。如“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真降荷兰”,“金炉暖”,“玉池波浪碧如鳞”。通过描写清风、香蕙、玉露、翠莲、声声莺语、明月欲圆,不但渲染出一片明丽、欢快的初夏景象,而且正切合仁宗降生的时令,点明了“真人”降生人世时的美好不凡。就晏殊寿词中描写的景物来看,诸如蕙草、尧、玉池、碧莲、玉炉等,也的确符合帝王之家的那种高华气象。这是因为晏殊位高权重,出入禁中,对皇宫极为熟悉,故能随笔摄入,真切可信。

  2.晏殊的圣寿词描写了盛大的皇家宴会歌舞的场面。生辰之际举办宴会歌舞为之庆贺,人人皆然,而皇家自然更隆重、更典雅。如《喜迁莺》:“褰油幕,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搭起迎宾的帐篷,奏起典雅的乐曲,普天同庆。如《蝶恋花》:“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升平。”“张绮宴,傍熏炉蕙炷、和新声。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通过这些场面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晏殊在描写寿宴上的歌舞时,多用“清”字,如《喜迁莺》:“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玉楼清唱倚朱弦”;《少年游》:“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长生乐》:“清歌妙舞,急管繁弦”,给人一种清脆悦耳、淡雅闲适的感觉,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味。音乐的清雅,场面的庄重,与皇室的尊贵和词人的地位是一致的。

  (二)自寿词。

  作为太平时期的宰相,晏殊多宴席歌舞、流连光景、闲情余绪之作。在自己生辰时,家人、臣僚、歌姬纷纷为其祝寿。正因如此,自寿词在晏殊的寿词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少年游》:“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卮。”《渔家傲》:“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拂霓裳》:“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等都是。内容不脱对富贵长年、欢乐常在的期望。但自寿词的兴起,本身就是词人自我生命价值的觉醒。晏殊对人生的思考和时光易逝的苦恼,同样在他的自寿词里有所流露。

  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思考的特质。其名作《浣溪沙》是最好的代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体现了词人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样,这种意识在词人的自寿词中同样有所表现。在生辰这一个独特的日子里,对美好、欢乐时光的留恋和向往、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同和思索,也许会更加强烈。如《少年游》:“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在家中穿着道服,想起了少年时,时光的逝去和年华不再就不言而喻了。《少年游》:“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木兰花》:“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连理枝》:“献金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并不能仅仅认为是对富贵的留恋那么简单。正因如此,晏殊的自寿词,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人生体会,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落入俗套。

  三、晏殊对寿词的超越

  晏殊是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词的人,其寿词不仅数量多,对寿词的很多方面又有着突破和超越。

  在祝寿的对象上,宋代之前,仅能发现少量贺寿内容的作品,如《敦煌曲》中的《感皇恩》:“四海天下及诸州,皆言今岁永无忧,长途欢宴在高楼,寰海内束手愿归投。朱紫尽风流,殿前卿相对列,列诸侯,呼叫万岁愿千秋,皆乐业,鼓腹满田畴。”王建《宫中三台》:“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等等。而且大都仅限于为君主寿,对象并不普及。在晏殊的祝寿词里,祝寿的对象便扩充许多。不仅有圣寿词,有他寿词,而且有自寿词。晏殊是词史上第一个创作自寿词的词人。自寿词的出现反映了词人对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

  在寿词的内容和主题上。宋人张炎感叹:“寿词最难作。”由于受内容的限制,寿词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一般不外乎歌功颂德、祈福长寿。晏殊的寿辰也不例外。难能可贵的是,晏殊在寿词的内容和主题方面又有突破,晏殊把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融入到他的寿词中,使他的寿词同样有着理性沉思的意味,耐人寻味。如《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以物写人,燕的留恋恰似人的留恋。《拂霓裳》:“光阴无暂住,欢醉有闲情。祝辰星。”欢醉之余的这份闲情,便是对时光不在的苦恼。同他的婉约词一样,其祝寿词也深深的烙上了独特的色彩。

  一般论者对晏殊的祝寿词多半持否定的态度,如詹安泰的《宋词散论》。其实不然,通过上述对晏殊祝寿词的分析,不难看出,此类词并非毫无意义,不应一笔抹杀。正如叶嘉莹评晏殊祝寿词:“他只是平淡而却诚挚地写他个人的一份祝愿,且大多以大自然之景物为陪衬,而大晏对自然界之景物又自有其一份诗人之感觉,所以大晏所写的祝颂之词,不但闲雅富丽,而且更有着一份清新之致……这些词虽然并没有什么深远的含意,然而在感觉与情致方面也并非无可取之处。”这就说明了,晏词的“风调娴雅”、“深厚蕴藉”,在他的祝寿词中同样有所体现。这是晏殊的祝寿词在艺术表现力上的突破。

  正如叶嘉莹指出的那样,晏殊在写祝寿这一欢快祥和的内容前,往往以大自然之景物为陪衬,如《喜迁莺》:“曙河低,斜月淡,帘外早凉天。”《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词人以淡雅的笔触,把玉露、翠莲、莺语、斜月、秋风、荷花、珠帘等景物作为背景,有机的融合在歌舞升平的寿宴环境里,虽然为祝寿之作,但清新可喜、风格秀丽。这就与一味铺写雍容华贵之气的祝寿词截然不同。

  寿词的艺术价值不高是公认的事实,但作为词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寿词把词人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词因此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从这个方向上考察寿词的价值,也许最为公允。作为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词的词人,晏殊对寿词的发展所作的贡献自然不能小视,其寿词的独特和开拓之处,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更值得人们的重新探讨。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2]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商务印书馆,1950.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晏殊诚实】晏殊的祝寿词

https://m.hy-hk.com/309197.html

《【晏殊诚实】晏殊的祝寿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上一篇: 【诗经小雅信南山】《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赏析下一篇: [新荷叶李清照阅读理解]新荷叶李清照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