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范文网
合一范文网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表>>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2020-06-19
  近年来,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影响已触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也给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已在各地得到了普遍推广。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一、审计发现农村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电商扶贫发展重视不够。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形式载体,由于没有列入核心的扶贫考核指标任务,往往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于把电子商务纳入农村扶贫工作的创新扶贫方式,国家虽然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措施,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状况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化服务体系。一些已经颁布的政策在贫困地区也无法有效落实,这些都给电商扶贫工作带来不利因素,也对国家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以笔者审计的某县市为例,2017年该地政府安排了300万电商扶贫专项资金,但实际仅支出了110余万元,其余资金都“躺在账上”,未发挥效益。二是政策保障跟不上,挫伤了电商发展的积极性和实效。电商在农村需要充足的资金加以支持,缺少政府资金支持的电商推广体系,缺乏相应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一旦出现问题便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电商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和支持,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商推广体系并没有相关组织制度的保障,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仅仅只是把工作安排下去,没有跟踪服务管理,这些都给电商扶贫效果造成了实际影响。如在某乡镇审计发现,该地政府组织了电商扶贫推广会后,在每个村组依托便民商店,设立了电商服务站点,但后期没有人跟进组织管理,服务保障也没有跟上,导致大部分电商服务站点基本没人村民使用,成立摆设。

  (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过审计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整体推进难度大。交通设施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滞后,限制了物流的发展。部分贫困地区都位于偏远地区,以笔者审计的鄂西南某县市为例,该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比较困难,农村互联网建设跟不上,公共上网资源有限导致信息不畅,导致媒介难以渗入到农村偏远地区,电商扶贫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从审计发现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电商交易平台依托农村便民服务站而建,但实际使用率都比较低,有的仅仅是刚建起来的时候,有几笔业务,后来就 “荒废”了,还有的为了完成任务,站主自己“刷单”,人为制造“交易额”。通过调查了解,主要是该地比较偏远,从电商平台网购商品到货太慢,有的一个月都到不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贫困户技术有限,当地特色产品推广不足。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抓手就是推进电商与农村、农业、农民相结合,把电商与农产品市场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但在电商充分融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制约瓶颈。很多贫困户身处偏远地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的信息有限,生产技术无法达到现代化要求,再加上贫困户基本上都是分散种植,属于小规模经营,很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导致各贫困户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无法与外部市场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有的地方,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户在网上销售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农户开始“跟风”生产,导致同类农产品大量涌现,甚至出现好不容易树立一个品牌,就有打着这个品牌的类似商品出现。这些不仅影响了当地产品的特色形象,还很难保证网上的产品的质量,以至于网友们不知如何挑选优良的特色产品,使得贫困户的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上缺失了竞争力。这样不但影响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而且损害了当地产品的品牌价值,还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很不利于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四)农村电商应用人才缺乏。贫困地区的脱贫和农村电商扶贫的推动,都需要农业电商网络人才资源。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民对电商的观念、意识落后,缺乏网络基本知识和使用技术,有的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对“看得见但是摸不着”的电子商务缺乏信任。贫困地区农村普遍缺乏科研人员、实际操作技术人员及农村领导者、指挥者和创业人员,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营销战略的,他们更多的选择在城市立足和发展,大多不愿回到农村来艰苦创业,这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

  二、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政府部门加强完善电子商务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扶贫环境和氛围,规范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的采集,调动农民对农产品电商的兴趣;

  制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政策,减少农民上网费用,并组织农村电商应用培训,解决上网难和不会用等问题。二是加强电子商务中介体系建设。政府可大力扶持涉及电商扶贫的快递业、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业及部门,实现全程全网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和各类支付工具,着力解决农村交通不便、物流进村难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三是鼓励企业加快市场改革。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备,加强与冷链物流设施相对发达的农业园区合作,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入村开店。四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验区,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鼓励试验区、试点单位公司及其他投资商的大力投资,发展和研究电子商务,并对试验区给予优惠政策。

  (二)建立品牌战略,推广特色产品。一是创建农产品商标注册。农产品的品牌代表其市场价值,农产品的商标也具有区别功能,便于消费者进行识别。组织引导贫困户在网上经营特色产品时,应积极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形象和网店声誉,奠定在市场上的地位。二是打造特色产品。选择当地优良的品种来种植,可以集中力量优势,打造出当地特色产品来进行外销,打响市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农产品专家进行种植指导,推进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三)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一是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加强农村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电子商务的使用和前景,充分调动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

  乡镇政府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或具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使贫困户能够基本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以及可以运用,从而为贫困户经营电子商务网站奠定基础。二是乡镇政府部门应引入水平高且能让贫困户们听懂的电商培训机构,同时也对对培训对象进行一些甄选,对其中一些素质相对好,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进而引导更多的贫困户了解电子商务的使用。

  (四)探索建立电商平台合作机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京东集团签署了《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京东电商平台优势,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以电子商务方式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各地也可参考借鉴,积极参与,借助成规模电商平台的力量优势和技术支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合作共赢机制,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区,打造“互联网+扶贫”示范区,建立“一村一品一店”模式,精准发力,将企业资源、精准运作与脱贫攻坚融为一体,为精准扶贫提供精准助力。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作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来讲,决胜2020指日可待。但是,脱贫攻坚必须扎实稳步开展,不能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如何才能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进而尝试一些更好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创业问题。在电商创业孵化的过程、涉农组织尤其是农民专合社的农产品上市需要较为漫长的周期,所需的时间跨度较大,培育一个农业电商创业团队,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而农民或者其他组织却急于看到效果甚至是短期内的成效。因此针对农民的电商创业孵化,应该根据具体项目制定相应的时间规划是有必要的。

  2.人才问题。在贫困地区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尤其是涉农企业、农民专合社及贫困地区的企业,普遍面临电商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电商人才招聘难的问题较为普遍,如何留住人,是电商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下功夫去思考的问题。

  3.理念问题。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很快,如何为脱贫攻坚工作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需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培训教育力度,转变农民及其他人员的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政府能够在农民等各类人员的终身学习方面提供源源不断的政策和其他支持。同时,针对农民对电商的狭隘认识,需要持续不断对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指导,如是否鼓励企业或者专合社都来上平台?上哪些平台?微商就是传销吗?短视频该怎么策划和投放?是否都上淘宝等交易平台?通过社交电商平台进行企业推广活动和产品营销可行吗?

  二、对策建议

  1.引导中小微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由单一平台(阿里、慧聪、敦煌、天猫、京东等)入驻向更具特色的平台(拼多多、云集、有赞、甩宝、寺库、洋码头等)。发挥微商营销在农特产品销售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全网推广,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8年是短视频的风口,将贫困地区的优势特色产品借力短视频实现外销,以吸引外地投资者来当地兴办企业或者投资项目,进而带动当地的特色产品走产业化之路。

  2.持续推进为贫困地区的涉农企业提供社交电商技术指导,协助其在农特产品的品牌营销、物流配送、包装设计、标准化生产等环节和流程方面再上新台阶。这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扶持,更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实践来使其持续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也需要不断思考并付诸实践,农产品深加工既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周期短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农产品标准化是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应该积极通过致富带头人方式,引导和扶持农民朝着标准化生产方式转型,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再次,农产品品牌和包装;最后,农村的物流问题,“最后一公里”在贫困地区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简单复制。

  3.为人才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提供渠道和纽带,助力企业找到更加匹配的电商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政行校企园”协同发展的育人模式;针对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全企入网”工程中的人才短板问题,采取人才定向培养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企业制定用人标准,对口高校根据这些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或者定向培训。同时,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需求,对接当地的农产品种植户或者组织等,为其提供网络推广和销售,一方面可以解决专业实践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与对口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农户网络销售,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尽可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标准,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有效解决大学生及社会人员的求职压力。

  4.继续加强对贫困地区企业的电商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培训方案和内容,提供贫困地区企业和个人更为需要的电商前沿技术。持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和组织提供持续性更强的电商技能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针对企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企业、专合社等需求,制定专场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和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培训内容。

  5.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旅”“互联网+特色民宿”等农旅融合发展项目,破解当地的物流配送瓶颈,加快农产品的外销。大致执行方式为:通过当地的特色旅游,积极吸引外地旅游者赴当地旅游,同时带动当地农产品的外销,这将能够有效破解物流配送的瓶颈,促进当地农产品进城或者上行。重点面向藏羌贫困地区如新龙、丹巴等地区,通过3—5年的时间来验证特色旅游带动地方农特产品外销的方式是否值得推广,并将这些经验和成功的做法推广到省内同类地区。

  6.积极探索和推动中小企业上线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国际站、速卖通、eBay、亚马逊、寺库、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帮助省内企业将其销售渠道通过网络拓展到国际。2019年将会重点研究汽车配件、调味品、服装鞋帽等品类的跨境贸易,以东南亚、中亚及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跨境贸易的主要目标区域,以eBay和阿里国际站作为主要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产品及农特产品等卖全球的目标。

  三、结语

  对口扶贫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四川中小企业和农民专合社等经济组织及个人创业者,通过扶贫工作的开展,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及智库支撑等服务。尤其是针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通过有针对性的调研、对策的制定和执行等,为贫困地区的电商人才培训、企业和专合社的技术支持及指导、政府的电商发展咨询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肯定。未来,这项工作还将在跨境电商、电商人才中高端培训培养、电商技术支持和指导方面持续跟进中小企业、农民专合社及个人创业者等的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电商扶贫被列入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为了解农村电商扶贫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今年6-7月,我们成立课题组先后赴湘西、怀化对电商扶贫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发现,电商扶贫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发展阻碍,为进一步发挥电商在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电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怀化、湘西同属西部大开发地区,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两地下辖21个县(区),17个为国贫县,4个为省贫县(区)。2015年以来,两地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役,启动电商扶贫工程,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经过4年的发展,电商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筑巢引凤,搭平台,聚人才

  政府牵头,出台政策,搭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平台,即县有电商创业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商服务站,村有电商服务点,通过提供免费办公场所、税收补贴、项目扶持、创业贷款、专业培训等措施,筑巢引凤,吸引电商企业入驻,招揽电商人才加盟,电商企业逐年增加,电商队伍不断扩大。怀化各县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已入驻企业260多家,电商服务人员近2万多人;湘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5个,乡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229个,其中1110个贫困村实现了电子商务全覆盖,开设网店30224家,2018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余万人。永顺县松柏镇积极发展电商微商,鼓励群众开办网店,目前,网店从业人员已达800多人,微商460多人;电商激活了当地猕猴桃的生产与销售,也带动价格上扬,全镇3800多户村民,平均每户增收近6000元,成为了充满创新活力的“电商小镇”。

  (二)借船出海,主动对接,精准扶贫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思路,积极培育扶持本土电商企业,鼓励企业主动对接当地贫困村、贫困户,采取入股、代销、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彻底摆脱贫困。怀化佳惠超市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模式,自建3万平方米生鲜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实现300余品类农产品冷链分级分拣配送和80余品类农产品标准化加工配送,为2300户贫困家庭带来稳定收入;湘西三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建白柚基地、猕猴桃基地、莓茶基地等3800余亩,主动吸纳357户贫困户加入公司,签订“农产品代销协议”,每年为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永顺供销勤方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对接贫困户,采取订单方式,与192户贫困户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使贫困户由原来的每亩1500元提高到每亩4000元,极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湘西盘古电商公司2015年开始从事农村电商扶贫,通过集中培训和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以及网上培训方式培训农村电商人才5600余人,其中3700余人成为拥有粉丝过千的农民网红,帮助800余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过万元;洪江市原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深渡乡花洋溪村投资200万元,打造300亩生态高山稻米基地,同时建设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生态旅游观光园,吸纳当地50多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帮助贫困户每户增收1.5万余元;靖州把发展杨梅产业作为推动电商扶贫的重要抓手,从事杨梅生产销售人员达4.3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2万余人,2018年线上线下销售精品杨梅510万件,1.02万吨,销售普通杨梅1.8万吨,销售收入6.58亿元,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600多元。

  (三)整合资源,物流配送到村到户

  电商扶贫首先要有好的产品,其次要有电商平台销售渠道,第三要有到乡到村的物流配送服务。近年来,怀化、湘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路、电、网村村通,为发展农村电商奠定了基础,也为物流配送提供了保障。为了打通物流配送最初最后“一公里”,各级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如花垣县有农村淘宝、盘古电商、黑土麦田等农村电商服务团队,物流仓储企业25家,建成农村电商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整合顺丰、京东、邮政、优速、品骏、德邦、菜鸟、旋风以及村级服务配送站、交通班线等物流平台,全县12个乡镇、12个社区、217个村实现物流快递全覆盖,快递送达时效由原来的72小时提升到48小时,单件物流成本由12元降至10元,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物流运营模式。溆浦县整合县域现有物流、快递资源,成立物流配送联盟,建设物联网,实现农产品进城与消费品下乡资源共享,节约物流配送成本25%以上,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商品买卖。

  (四)因势利导,特色产业助贫困户创收增收

  怀化、湘西地处湘中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达68%以上,属少数民族聚居区,历来盛产杨梅、猕猴桃、柑桔、茶叶、稻米等,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近年来,各级政府探索产业电商扶贫新路,根据农产品适种特点,合理布局,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结出了累累硕果。怀化冰糖橙、靖州杨梅、黔阳黄桃、永顺猕猴桃、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湘西腊肉、湘西黄牛肉等品牌已成国家农产品地标产品,深受消费者热棒。2015年因产量、物流、信息等原因,造成怀化冰糖橙大量滞销,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将电商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同时举办各种“冰糖橙节”活动,解决冰糖橙“卖难”问题,2018年冰糖橙快递包裹突破350万件,销售约3400万斤,相比2015年增加约8倍,促进了农产品增值,贫困户增收,农业增效。

  (五)创新模式,推动电商扶贫良性发展

  凤凰县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农副产品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配送模式。一方面是在贫困乡村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由中标电商企业对县级各机关、医院、学校食堂对农产品进行统一配送,并将配送范围逐步扩大到餐饮企业,另一方面是由电商企业将本地市场消化不了的农产品推向外地市场,从而达到贫困户、电商企业、消费者三赢的目的。洪江市经过多年实践,逐步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们以培育“品牌”为推手,在柑桔、中药材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了22家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和6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4家家庭农场,作为电商扶贫的突破口。注册农产品商标198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1个。 “黔阳牌冰糖橙”、“ 黔阳牌脐橙”、“ 黔阳牌大红甜橙”、“黔阳牌金秋梨”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黔阳”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性农业区域公认品牌,同时也给贫困户带来长久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电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供给矛盾突出,带动能力不强

  一方面是产业规模偏小。受农村土地产权影响,多数产业尚处在“小打小闹”层面,生产单元比较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湘西州目前形成产业的只有猕猴桃和椪柑,产量分别达到6万吨和65万吨;由于品种改良没有跟上,椪柑已经成为滞销产品。衡阳市对口扶持花垣县,衡阳市餐饮协会愿意帮助销售花垣的腊肉,花垣县却没法满足需要。湘潭市对口扶持永顺县,步步高公司答应在300个门店免费提供场地,由永顺县设立产品销售专柜,只要求每个专柜日销售额达到1600元,县里也只是试着开几个。另一方面是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捆绑还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进而也影响了贫困户的增收。再一方面是受规模影响,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多数产品仍处在最初的原始状态,产品的加工要到外地进行。如花垣的红薯要运到浙江加工,永顺的猕猴桃要到益阳加工。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的附加值相当低,不仅影响当地贫困户就业,也影响贫困人群脱贫。

  (二) 电商专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电商扶贫需要懂农业、会技术、善营销的实战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怀化、湘西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 “外地人才难引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专业的电商人才奇缺。2016年,靖州县启动农村电商扶贫时吸引了100多名电商人才创业,可到2019年只剩下十来个人。电子商务交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其中包括包装、营销、物流、保鲜、研发设计等内容。由于当地农民自身知识与文化水平等原因,且多数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农村居民以妇孺老人居多,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营销技巧比较困难。近年来,各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电商人才的培训,但由于方式单一,内容雷同,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仓储物流设施不足,配送成本奇高

  怀化、湘西地处偏远山区,居民居住分散,乡村道路技术等级低,物流配送远,个别地方物流还不能通达,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如,永顺的猕猴桃虽然已经形成产业,但缺少冷藏设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集散中心,一到发货旺季,需要将猕猴桃运至重庆秀山县和本省的常德市,才能周转开来。外地的货车到永顺县松柏镇,13米长的货车要走几公里才能找地方调头,一车货至少要到3个小集中点才能装满。花垣县边城镇磨老村,离县城47公里,离镇16公里,物流车往返一趟需要4个小时,平均每天不足10件,虽然政府在物流上给予了一定补贴,但物流成本还是比城里高出2倍以上。过高的物流成本也直接导致贫困户农产品 “卖出难”,同时也压缩了电商企业的盈利空间。

  (四)电商盈利能力不强,生存比较困难

  怀化、湘西电商数量有限,规模偏小,现在主要收入来自中标的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一旦项目完成,自身盈利和生存能力就面临巨大考验。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不到50%,其他的基本上是“空壳”或“僵尸站”,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级电商服务点,也仅只为农民提供代购商品、代缴各种费用等方便,而在促进农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靖州杨梅,成熟采摘期只有15天,由于冷贮保鲜跟不上,可卖期不足1个月,导致部分电商企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永顺县邮政公司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4.95元/个购进的包装箱给贫困户只要1.95元/个,非贫困户2.95元/个,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补贴,电商几乎不能盈利。

  三、 进一步推动电商扶贫的对策建议

  怀化、湘西电商扶贫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是湖南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电商扶贫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包括政策支持体系、产业支撑系统、电商交易系统、电商服务系统,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推进电商扶贫需要在政策、产业、人才、服务等方面发力。

  (一)加强宏观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几年的实践证明,电商扶贫的宏观政策支持体系建设还需加强:

  1、将农村电商发展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消费扶贫、乡村振兴规划有机衔接,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对有产业基础的非贫困县给予支持。

  2、制定鼓励人才下乡的具体政策。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必须要有人才支撑。要以事业留住农村的年轻人、吸引外出的年轻人回来,吸引城镇的人才下乡创业,形成新形势下的“上山下乡”。

  3、出台贫困地区“三品一标”认证扶持政策。制定扶贫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扶持政策,帮助扶贫农产品建立生态产品优势。

  4、出台税收减免和补贴相关政策。实践已经证明,电商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好,电商扶贫的效果就好。各地要从农产品龙头企业中筛选出一些电商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作为电商扶贫主力军,重点培育,重点扶持,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上予以大力支持,改变过去那种普惠制撒胡椒面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确保扶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产品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贫困地区要脱贫、要发展,关键靠产业。电商依托产业而兴,电商扶贫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1、要结合当地土质气候及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确定主打产品和主导品牌,避免产品雷同重叠。要连片种养,形成规模,要做好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营销,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就是口碑,具有无法复制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农产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在品牌设计和培育中,融入人文、地域、风土文化,塑造农产品品牌的个性特色;要充分利用电商、节会及各种媒体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提高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要保护好品牌,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保证农产品品牌质量。

  3、秉承保护乡村原貌的宗旨,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湖南特有的地质地貌和多民族文化,很适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依托现有景点景区,打造具有湖南文化符号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要盘活贫困村、贫困户土地、林地和闲置房产,引进大公司进行集中开发,将农特产品和旅游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网上推介和体验互动打造特色名片,从而促进贫困户长效增收。

  (三)进一步加大培训培养力度

  电商扶贫需要“领头羊”,更需要“成群羊”,必须加大培训培养力度。

  1、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回乡创业,特别是吸引各类电商职业经理人、农产品经纪人、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等,将其发展成为电商带头人,带动贫困地区电商扶贫的发展。

  2、要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改变现有部门各自培训的现状,整合现有培训资源,集中培训资金,开展多层次的电商知识普及培训;要拓展培训方法,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企业;要扩展培训内容,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包装,产品营销、推广文稿写作、产品摄影、直播展示表演纳入培训范围。

  3、要把扶技与扶志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村贫困群体转变生产观念、致富理念,增强内生动力。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电商人才,通过培养,使其成为产品产业的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不怕种不出,只怕卖不掉”,这是我们在调研中农户们的普遍疑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销售渠道问题,实质上涉及整个产业链条,必须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1、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湖南农村的路、电、网建设,这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成本高,投资大,一些地方特别是偏远的贫困村仍然不是很完善,路窄、网速慢、电不稳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物流通达时效,也影响电商扶贫的开展。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原有的道路、电路及移动宽带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满足贫困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

  2、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物流配送平台。省、市级政府要与国内大的物流平台合作,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县级政府要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建立和完善 “县、乡 ( 镇)、村” 三级物流体系,做好乡村源头物流与区域物流的有机对接。同时,依托产业园区,建立县域 “农产品统配仓库”,将一定范围内有基础产量的农产品放在仓库中统一发货,既能解决“发货难”的问题,又能降低快递费用。要推动社会资本投入仓储物流建设,着力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整合农产品物流配送,推动物流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服务。

  3、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实施市、乡、村、组四级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黑名单制度”、产地准出等制度。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和可追溯,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

  4、建立农产品生产信息支持体系。加强特色产品的“产品库”建设,广泛搜集、筛选、比较、规范各地易于线上销售的农土特产品,将其产地、数量、质量、形态、联络方式等等基础资料全面整理归档,建立电子档案库。强化信息监测,采集监测农产品市场信息,同时加强分析预警,搞好信息发布与精准推送,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服务决策。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

https://m.hy-hk.com/449810.html

《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建议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上一篇: 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现实表现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最新下一篇: 任职表态发言总结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