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范文网
合一范文网 演讲稿>>演讲技巧>> 39元创业12 如何选择_要么选择创业要么离开马云演讲稿

39元创业12 如何选择_要么选择创业要么离开马云演讲稿

2020-02-26

  对创业者而言,最受困扰的问题莫过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回顾那些行业大佬们的创业经历,不难发现,他们也是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寻找答案。

  本文重温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于该问题的经典阐释,希望能为当前的创业者解除心中疑惑。

  据优米网2010年12月初文章报道,马云表示,创业者不应该考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因为两者是难以平衡的,而自己也没能做到很好平衡两者。所以,要么选择创业继续走下去,要么就选择离开。

  马云还表示,像一些行业大佬,李嘉诚、比尔·盖茨等,都是每天很忙碌,而且公司做的越大,越往上走,就会越忙碌。因此,就要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并学会从中寻找快乐。

  以下是马云演讲实录。

  马云:

  我有一次非常失败的跟员工的沟通。我们很多员工问我这个问题:生活和家庭怎么平衡?

  然后他们请了我,还有我们几个人坐在台上也是这样,一本正经跟大家讲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平衡的,越讲心里越不对劲,晚上回到家我跟大家道歉,我说了假话,因为我也没平衡。我是真没平衡,后来我发现,真正的创业者是平衡不了的,也不应该去平衡。

  你如果选择了创业这条路,选择了希望往前走,你就没办法想平衡(工作和生活)。你只是把自己,把生活和工作融为一谈之间,如何在里面获得乐趣而已。所以我告诉大家创业是很艰辛的。

  今天谁告诉我说,我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我相信这是职业经理人,我也不相信他企业会做的很好。我是坐在马桶上冲着淋浴的时候在想工作,我晚上做梦的时候也是想的这些事,但是我觉得是快乐。

  我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们也知道,假如我不想的话,他们也会不幸福,他们也觉得,每天回到家看着他们我怎么办呢?(我)都已经适应了,都是这样的。如果你选择了很抱歉,已经在路上了,你就只能走下去,要不然你就离开。

  我告诉大家李嘉诚现在还是每天早上忙死忙活的在忙,盖茨也一样。他们不是在为自己忙。你越往上走,(就会越忙。)我以前想过多少的想法年轻的时候,我学外语我最大的理想是早上伦敦吃早饭,中午巴黎吃午饭,晚上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沙滩上走走,我觉得太美了。

  今天我觉得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是这样,我天天在飞,去日本早上去晚上就回来,马上开第二个会议。以前说马云你老板做的不够大,公司做的不够大,公司做大以后你肯定很轻松,现在越大越累,越大越累。

  你最后明白,你有的时候想的不是你想要的,你得到的不是你想的。但是你今天把你得到的,好好的欣赏它,这是福分,你可以为别人,包括为大家,为自己带来快乐,也为别人带来快乐是挺好的。想清楚了,这是你的命,我想清楚了。

  2012,创业新贵开始接班

  “我觉得这一代人和我们那一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加接近商业的本质,他们赚钱的意识、生意意识、商业意识,非常强烈,并且引以为豪。”徐小平说。

  大概在五年前,当媒体推出“80后创业者”这个概念的时候,公众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当时互联网格局初定,马化腾们基本站稳。人们期望,在这个属于年轻人的领域,80后能冲击既有格局,和马化腾们一争高下。

  但事实上,他们“辜负”了好事者的希望。几年之后,他们没能冲击互联网格局,四位80后,其中有两位,伴随着人们的争议,基本销声匿迹,而做的最好的李想,也只是凭借汽车之家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1年,距离第一拨互联网爆发大概十年后的今天,电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

  《创业邦》记者采访了近1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他们中间,做得最好的黄一孟,仅凭一款游戏收入就达到了2个多亿,月收入峰值达到了1.5亿。有一名做手机游戏的年轻创业者,其公司更是将在创业板上市。

  出生于1983年的陈欧,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其创办的聚美优品,在化妆品电商领域被人们熟知;

  出生于1985年的顾志诚,做的是酷盘,一种云端存储服务,用于文件管理和备份,如今已经有近千万用户;

  出生于1982年的黄一孟,做VeryCD起家,2010年做心动游戏公司,成为2011年网络游戏的一匹黑马;

  出生于1984年的徐乐,创办的矩阵游戏,2011年净利润1000多万,被投资人普遍看好。

  2011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大多集中在手机游戏、网页游戏、浏览器、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占据传统互联网的巨头们,尚未完全腾出手来在这个市场动脑筋。

  在银泰中心地下一层的餐馆里,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正在跟一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创业者商谈,劝对方放弃英国的创业项目,加入他看好的一家“教育领域的QQ和facebook”公司任职。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有相当一部分投给了那些世界名牌大学毕业的海归,他们都曾是新东方的学生。很多人戏谑:现在徐老师给钱的,当年都给过徐老师钱。

  “我觉得这一代人和我们那一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加接近商业的本质,他们赚钱的意识、生意意识、商业意识,非常强烈,并且引以为豪。”徐小平说,这一拨30岁以下的创业者,没有遭到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的痛苦,他们赶上的是互联网赚钱的时期,移动互联网正在全面取代传统互联网。

  “现在这帮小孩,比我当年投的蔡文胜之类创业者,无论从教育水平、知识视野,还是对事物的观察,都要高得多。尽管也有挫折,但是我觉得他们要比以前成熟。我初见蔡文胜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IPO市场,李想也不知道融资是咋回事。现在这拨人,想的都是创业板,海外、海内结构,对钱的事情都挺清楚。” 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曾经投资过李想,投资了很多30岁以下的创业者。

  除了上述特点外,通过我们的采访,这一拨创业者还有如下特征:

  他们大多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目前是互联网的主流用户。

  周鸿祎说,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了解更深刻。周鸿祎说,10年前,自己是互联网的主流用户,但是今天已经不是了,“他们更了解互联网的主流用户,所以应该跟用户走得更近,对市场应该更敏锐。”

  二、他们大多“试过水”,玩过一把,对互联网用户心理有一定的把握,比如顾志诚,2000年的时候,今有15岁,拿国外开源代码做了当时比较知名的论坛“狗狗静电”。19岁的时候,利用一位外国开发者做的播放器,外挂解码包,做了暴风播放器,下载量过亿。VeryCD的黄一孟,20岁的时候用国外开源软件eMule做VeryCD,有几亿用户,积累了很多数据分析和统计用户行为的经验,为他转型做游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他们不必像第一波互联网人那样为钱奔波。2011年中国遍地天使投资人,他们没有为钱犯难,而且他们目标清晰方针明确,就是要去资本市场。

  徐小平把这一拨创业者的特点总结为“三化”:商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商业化指的是他们更接近商业的本质,网络化,指这拨人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国际化,则指他们的生意大多面向国际。很多手机游戏开发者,主要市场都在国外,在日本、欧美、南美,有的游戏开发者,其开发的游戏,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老大。

  就连一向张扬的周鸿祎都觉得,这一拨互联网创业者要比他那个时候胆子大的多。

  “整体感觉,他们比我们还是更加外向一些,更自我一些,思维上的束缚会更少,不像我们这代人,有很多潜意识里的清规戒律。相比之下,我们这拨70后还是比较内敛的一代,但是他们确实比较个性张扬、比较敢想、敢说也敢做。”周鸿祎觉得,在融资环境上这一拨人更有优势,而且前面互联网的道路,第一拨人已经摸索出来了,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

  但他认为,这一拨30岁以下创业者,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门槛。

  第一:中国互联网经过了10年的发展,有了很多巨头,这些巨头还很年轻,还能继续能够保持危机感和饥饿感,继续发展,很多新兴的领域他们也急着进入。加上他们又垄断了很多资源,今天的创业难度大了很多。

  “1998年那会儿我们这批人创业,经常说一句话叫剩者为王,每人扛着锄头去刨地,最后你只要能够刨到一块儿,能够活下来你就成功了。但是现在这的年轻创业者,他们一冲进这个市场,发现已经有很多大家伙都把自己的城墙垒起来了、把自己的炮架起来了。”

  第二:创新度不够。整个中国社会缺乏创新文化,对创新不够宽容,本来这帮年轻的创业者应该是创新的主导,但是现在大家都懒得创新,导致他们在竞争中一点儿优势都没有。

  “年轻人去击败所谓大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与众不同、创新、不走寻常路、创造新市场。结果现在从上到下不创新,这对年青一代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人才问题。

  “扎克伯格出来做一个小公司,雅虎、微软、谷歌的很多人会去帮他。但是在中国,这种事儿很难,你要熬到别人觉得你有一点前途了,才会有人愿意加入。你还在很弱小的的时候,三五个人、七八条枪,大家不会来帮你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年青一代要沉得住气,最终互联网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不期望一夜之间出扎克伯格这样的人,但是我相信再过5年,80后绝对要在中国互联网唱主角。”

  薛蛮子和周鸿祎的看法一样,他所投资的几个创业者,在过去一两年,都犯了冒进的错误,“年轻人有热情,急于求成是他们的通病,这是正常的”。和几年前不一样,他现在投资的草根创业者越来越多,对海归投资少了,“因为往往海龟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美国的模式拿过来就能用”。

  “行业洗牌的时候,创业的机会就来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化媒体都是很好的机会,这个东西需要的资本不大,重在把握用户需求,巨头没有明显优势。比如腾讯,在苹果上没有任何优势。”

  “这拨30岁以下的年轻人里会不会出大明星?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而且一定会出现腾讯这样的大公司。”

  当年的几位80后明星没能取代马化腾,也许不能归咎于他们的能力,而更应该说,他们没有赶上互联网爆发的机会。毕竟,1997年左右,当周鸿祎、马化腾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们还在读大学或者高中。

  当年丁磊、周鸿祎、马化腾创业的时候,大都是在28岁左右,如今,移动互联网兴起,新一轮的机会来了,这一波30岁以下的创业者,他们中间会出现另一个马化腾、另一个马云吗?

  泰山会老大:曾国藩是企业家好榜样

  编者按:柳传志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他如今已经70岁高龄,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创业者的初心,从农业到可穿戴设备,他总是想带着联想走向新的突破点。

  NBD:最近互联网金融很火,联想旗下也有拉卡拉等相关业务,今后有没有进一步的计划或想法?

  柳传志:北京中关村有大量高科技企业,无论从中关村的企业家来讲,还是从北京市政府讲,都觉得要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建立中关村银行肯定也是大势所趋。

  NBD:您觉得科技行业未来发展会是什么趋势?

  柳传志:我估计再过几年,随着新材料、传感器的出现,使得传感器跟互联网连起来,能够形成物联网,会给人类开辟更大的空间。比如,太湖的蓝藻治理,把传感器撒下去,有了一个大的数据库,用互联网的方式,在一开始出现蓝藻苗头的时候就及时处理,包括禽流感等都可以这样做。早点在可能的地方布置传感器,就能够通过互联网控制,互联网传感器可能在生产制造业方面又有大的突破,这可能是大的流行领域。

  NBD:比如现在的可穿戴设备?

  柳传志:可穿戴设备本身已经有这个含义在里边。除此以外,能源行业在不停地往前突破,美国的页岩气突破以后,科学家还在突破分体式自然能源,比如太阳能,每个人身上戴的手表等都能存储太阳能。这可能对能源的进步、对环保又有新的突破,这些可能也就是二三十年就能体现的事情。

  另外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进一步被破解,可能会使人类生存时间更长。还有像航天科学,也许能让更多的星球为人类服务。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变化会越来越大,也许会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拐点。人类文化大概6000多年历史,前面很平稳,到了这个点突然飞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互联网的应用上中国没有落后,希望在其他方面能够有所发展。

  子女不进联想是非常好

  NBD:最近网络上热传的关于马云妻子“写给马云的一封信”很火。

  柳传志:张瑛写的?我还没有看过。

  NBD:不知道是不是她写的。

  柳传志:那我马上找他们证实。我作为他们的朋友不知道感到很尴尬,要让她告诉我是真的假的。(采访过程中,张瑛回复柳传志:当然是传闻啊,连您都相信啊!我俩一向很低调,绝不可能写文章。)

  NBD:您太太有没有给您写过类似的信?

  柳传志:没有,有话直接说就行了,写信的意思是昭告天下人知道,那才要写信,我太太是不用昭告天下的。

  NBD:您太太怎么评价您?

  柳传志:她对我的评价我觉得不太公平,我给自己打80分,她给我打70分,我觉得我尽量客观了,她还压低一点。也许她给孩子们说的时候,可能是90分或者更高,真实情况我也弄不清。

  NBD:您如何评价您的子女?有什么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享吗?

  柳传志:我对他们的评价是比较优秀,他们自己嘴上说是还行,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总之是处于还行、优秀、比较优秀之间。所谓比较优秀,我觉得人品很重要。他们难免会在外面说是我的子女,我跟他们提过要求,就是自己觉得让别人知道是我的孩子的时候,是给我加分还是减分,要是加分就说,这些地方我觉得他们还是注意了的。

  至于教育孩子,我认为当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人的时候,如果他的性格不是这个特点,硬来是不行的。

  可以把各种好书和你的体会告诉他们,给他介绍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朋友,但是他愿意学成什么样那是他自己的路。

  NBD:您对于子女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有何想法,完全不允许进入还是随意?

  柳传志:刚办公司不久,那个年代正是学电脑最热的时候,所以孩子们学计算机,将来他们学完后如果进公司来,当然主要就是考虑管理上会有问题。比如父亲在公司里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总裁、副总裁等等,孩子进来之后不好管理或者不公平,还没有想到更深远的意义。

  现在想来更深远的意义,假定(儿子)柳林在公司里边,我觉得甚至会影响其他年轻同志的发展或者心理。因为当我觉得用公平的方式对待儿子的时候,他自己也许会觉得苛刻,他的妈妈也许会觉得苛刻,而其他同志可能觉得他有优势,所以最好就是不进来。这样发展还容易产生以我为主创办的公司要让儿子接班的感觉,其实还真没有。现在看来不进来还是非常好的。

  NBD:您对子女的未来有过什么规划吗?

  柳传志:由不得我规划,我太太、柳林、(女儿)柳青他们对我有比较大的意见。当年规划大学在中国念,大学完后到国外念,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我给他们说的是希望你们回来,他们应当体会出了“希望”两字的分量挺重,就是不按照这个希望做,我会挺失望。

  没想到他们回国以后,说了不让进联想。但那时候IT行业要不就是联想的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要不就是竞争对手,他们没地儿待,就转行做别的。好在后来他们很高兴地进入了其他领域,干得也不错。

  这点可能就是做父母的替孩子太作主了,学电脑、要回中国,又不能在联想工作,这是一个矛盾。当时的行业又不像现在是很宽泛的IT行业,这种愧疚我很诚恳地向他们表示过。

  谈社交圈:泰山会请假费20万元

  谈读书:亲力亲为的诸葛亮是悲剧人物

  NBD:您平常喜欢看哪类书?

  柳传志:我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但文字要好。不爱看的书就是纯管理带有说教性、完全定义性的书。另外也挺喜欢看小说,从小说中我觉得还是能够有所领悟。

  升级版刘强东:马云最危险的敌人

  编者按:沉寂一阵的电商江湖沸腾了,刘强东游学归来。

  这一次,他不再掩饰,“扬帆2014”刀锋直指马云的阿里巴巴帝国。

  一句话点评五件大事

  各位想必发现了,京东的玩法从来和阿里巴巴不一样,这和国内大部分企业天天嚷着“做下一个阿里巴巴”大异其趣。想的清楚,执行够狠,搞定内外----刘强东本人对股东、企业的掌控力有目共睹。

  过去10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黄金10年。马云凭借淘宝及天猫、支付宝牢牢掌控了信息流、资金流。无数跟随者携巨额融资杀进来,却无人可从规模上对阿里巴巴构成实质威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重新制定规则。按别人的规则玩,就压根没有一点机会弯道超越!

  同理,即时通讯领域、搜索引擎领域,引无数巨头觊觎,可又有谁超越了腾讯、百度?相反,雷军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周鸿祎用免费模式做安全,才一举奠定在如今中国互联网“Table”五大势力格局中的交椅。

  雷军吐槽:给董明珠跪了,将苦练口才

  编者按:小米董事长雷军与格力女老板董明珠的“10亿赌局”着实让业界热闹一番。事后,雷军对当天颁奖时“插不上话”的表现一直不能忘怀。于是有了这篇雷军也“吐槽”的有趣文字,讲述了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金山是从珠海起家,至今总部也在珠海,格力也是珠海的企业。我们对格力非常了解,对董明珠也非常佩服。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董明珠带着格力可谓是在中国传统制造、家电行业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做得非常成功。

  尤其是在千亿营收盘子上,格力还能保持发展,在空调行业中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同时在渠道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说起格力,我们一直高山仰止。

  我和董明珠的关系也非常好,在全国人大也是在同一个小组,经常一块讨论。董明珠的精明强悍、坚韧专注,我都一直相当敬仰。

  这次,在央视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直到登台领奖前半小时,我才知道导演组把董大姐跟我安排在一组,沟通中导演组要安排格力、小米分别作为传统巨头企业和新经济的代表做“交流”,再看看安排了马云、王健林这对去年的“打赌二人组”颁奖还要加入讨论,我心里当时就是一紧。

  坏了,这分明是要让我和董明珠当众掐架啊。我对董大姐很了解,她人称“铁娘子”,伶牙俐齿威名远播, 她又比我年长经验多,企业规模大。在电视辩论里,我肯定是辩不过她的。

  怎么办?赶紧先服个软。在后台候场时,我对她说,董总,你是大姐,企业规模也比我们大,我也肯定说不过你,等会无论如何,一定得口下留情啊。

  其实凭心说,相比平常的彪悍程度,董明珠后来在台上已经很给面子留力了。

  我对格力算是了解,但最近一年多也忙得很,没有仔细看格力的信息。候场有半小时,我赶紧临阵磨枪研究下格力,越看越觉得实在厉害了,财报非常精彩,千亿以上营收,利润100亿、纳税100亿,在它所在领域实在是无人能敌。

  感觉有点紧张,于是我又开了个玩笑说,董大姐,看样子他们是一定要起哄让我们对赌的,但赌一亿太土豪又没新意,要不这样,我们就赌一块钱?格力在你治下非常厉害,但我们创业公司也有勇气,我觉得5年内小米是有可能超过格力的,那就赌一块钱吧。

  比口才就真跪了

  从辩论技巧看,马云和董明珠都非常出色。我是工程师出身,可无论如何比不过这两位营销出身的大牛,论口才和控场能力,简直是弱爆了。后来有同事开我玩笑说,当时辩论过了两招,一比之下是不是感觉“要跪了”?我说,嗯,比这个,真是要跪。

  不过我想,他们可能对小米还不够了解。

  小米营销的确好,但小米营销背后是过硬的产品和过硬的服务。小米提倡的营销是让用户口口相传。不是打广告,不是频繁的主动PR动作。

  小米自己做的环节很少,所以必须跟合作伙伴的得相互依赖谋求共赢。包括最先进的代工厂、最先进的供应链,上游原器件的支持,以及物流体系的支持,小米认为格力是做了大而全,小米是极其专注地做了几件事。两个模式做好了都能赢。

  还有一个曲解,说小米不是实业。小米是国内领先的手机公司、领先的电视和机顶盒公司,这么怎么会不是实业呢?

  格力的确非常强大。论营收,去年格力是我们8倍,今年是4倍,今年100亿利润100亿税都是遥遥领先我们。我们非常钦佩格力,格力的确做到了极致,但这是在传统市场做到了极致,假如格力不转型互联网的话,在以互联网思想武装的小米面前,我觉得它一定会输。

  小米的确没有工厂,没有自己的线下渠道。但我认为,小米的无就是小米的有,这是辩证的。小米没有工厂,所以小米能用共赢的思想团结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对于格力,除非董明珠有本身把她的工厂一直管理到世界最好;

  第二,小米没有零售店,所以没有包袱,转型升级的动力更强,正因为没有现成渠道,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互联网电商渠道做到极致。因为无,所以我们有后发优势,我们又领先了一步。

  第三,我们不做最复杂的、管理难度最大的制造和零售系统和渠道系统,所以我们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用户服务方面,全身心投入地和用户交朋友。格力模式很大很全,但是很累,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不行,我们把自己不擅长、但有别人做得好的让别人去干,我们只干自己擅长的。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研发,而且小米所有的创始人都是技术、产品背景出身,我们还在源源不断引进世界级的人才。我相信,小米的无就是小米的有。

  至于打赌,我建议1块钱时,是真的。董明珠在台上突然说赌10亿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天哪”。我的想法是,如果是当真,我愿意赌,如果是开玩笑,那就算啦。所以,我问马云敢不敢担保,结果马云说不干……

  最后马云讲小米才只有3年历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非常认同,因为我自己做了20多年企业,但我认为我个人的优势就是长跑型的,路遥知马力嘛。说起来,我出道早,也算是老革命了,经历了无数风雨。马云率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台风口,小米现在看来也找到了。

  我深知IT行业竞争之残酷。所以小米在追求高速成长,但不追求超高速成长,因为后者风险很高。所有小米的同事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向前推进,而且保持克制。

  当然了,小米成立才3年多,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强的对手:苹果和三星,要战胜他们,对我们还很难。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要想得到社会全方面的认可,自然还是需要时间的。但我们提倡的发烧友、极客精神,已经被不少发烧友接受了。

  在央视晚会上,董明珠问现场有多少人用小米手机,只有三四个人举手。但挺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起退场后,马上又几十个米粉围上来要合影,算是得到了当天十位获奖企业家中最疯狂的粉丝待遇。看来之前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问题,不喜欢在众人注目下举手,即便是在这样的现场,喜欢小米的人还是不少的,很让我高兴。

  但回来之后还是挺沮丧:因为口才不好吃了亏,连累小米品牌受损,真不甘心。有同事说,你工程师出身自然比不过人家,但我觉得这还是借口。

  知耻后勇嘛,我下了决心,明年开始,做产品之余要苦练口才。

  刘德华有好人品

  我很快把话题引到了最近的热门话题——刘德华在沈阳身穿绿色军大衣走红毯的事。我问他,军大衣是你们策划的么,红得一塌糊涂。刘德华使劲解释说,是车到门口马上开始走秀,实在来不及换衣服无意而成的。

  我说,Andy,这事利远大于弊。军大衣在中国有着特殊符号的象征意义,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我们所有人都穿过军大衣;而且,跟你以前的形象比有严重反差:一开车门就穿军大衣走红毯,真有赌神风范。我给你出个主意,现场要不再穿一次军大衣走秀,Andy你不要怕影响形象,这绝对靠谱。

  最后在我的建议下,刘德华真的现场走秀了。

  开场以后,一上台全场掌声欢呼,我知道是给刘德华的,所以我故意落后几步,但他等了我一下。在前场,刘德华也一直拉着我拍照。

  后来的交流过程,我还是略有紧张,但有了刘德华的巨星气场带动,让我很快融入话题。他跟一般的巨星不一样。包括他随口讲的内容,对年轻人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帮助的。跟刘德华聊下来,我被刘德华的人品所震动,我觉得他相当于中国华民族的典型代表,勤奋、上进、不怕失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谦和正直,在两小时内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让我震动的是,我请刘德华给现场送一个米兔,我递给他但实在没想到他会单膝下跪来接,那一刹那间,我被深深打动了。

  就为人处世、提携后进,我觉得他做得都非常出色。我感受到的是他的好人品和用心,作为巨星对公众、对每一个陌生人的亲和度非常好;此外,刘愿意跟我一起交流,也表现了他对新生事物、新人群的关注,他现场学了普通话的极致的发音,反复数遍,说明他对小米提倡精神也有一定的理解。

  所以,尽管刘德华说他投资经营不行,但我愿意投资他,因为我一直是在投人,投人品。哪怕不一定赚钱,但我相信他会把钱用在对社会有帮助的部分。我公开说了,我要投他,刘德华开价,我不还价。我不是信口开河,价钱如果公道,我就多投点;如果价格太贵,我就少投点。我非常愿意去投这个世界上能代表正能量的企业和个人。

  连续两天,两场对谈。第一场激动得不行,第二场压力大得不行。非常感谢马云、刘德华两位大哥级的人物,刘德华让我们如沐春风,更深知对粉丝以诚相待、用心交流的重要;马云愿意同台,愿意点评我们,对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而言,就是巨大的帮助。

  两场相近的感受是,马云和刘德华在公众面前的表达都非常强悍,都有着巨大的气场,这是我需要学习的。马云、德华,分别是企业界和演艺界的巨星,虽然我岁数不小了,但这方面的确差。我是工程师出身,以前也从没想过有机会在公众大场面下侃大山,是小米的崛起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但我不觉得我可以以此为借口,如果我表现差影响了小米品牌,我会很内疚。

  不一样的是,刘德华用很谦和的方式提携我这样的后辈,马云是用很苛刻的方式,从批评的角度,也在帮助提携我们。

  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只要在理,都是为我好,都是在帮助小米进一步前进。

  周鸿祎:把自己当打工,终生只得打工

  编者按:老周开讲:“把自己当成打工的,一辈子都是打工的”。

  我希望大家这样来理解创业,把创业看成是一种心态,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只要你不满足于现状,想法设法去突破,那就是创业。如果你是一个在校学生,是搞电脑,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把学分学好,不满足于把考试应付好,而是花了很多时间提高你的编程能力,下了很大功夫来研究很多软件,那这也是创业。学习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只要你勇敢的正视问题,积极的去解决问题,敢于去承担未来的风险,这其实就是创业心态。

  如果我们把创业都理解成我今天出去成立一个公司,明天上市,后天市值超越Facebook,对不起,从来没有过这样成功的例子。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一帆风顺的事?把你放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你凭着直觉沿着直线走,其实从高空看下去,你走出来的路是弯的,是曲折的。创业也是一样,虽然心里有个目标,但是要达到那个目标,你得解决一个个实际的问题。人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且这个路一定不是直线。

  在中国更是这样,环境确实太复杂了。特别是在创业早期,你没有经验,没有资源,你头脑里的创新可能仅仅就是一个想法,一个主意,但如果实现不了,那它就什么都不是。但是,要实现这个想法,这个主意,你需要有判断力,需要有经验,需要有知识。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不要头脑一热就攒出一个公司来,最好的方法是加入一家创业公司,甚至可以加入风险很大的种子公司,去学习创业,感受创业。

  很多人说,我加入别人的公司,那我不就成了一个打工的了吗?给别人打工,谁认真干呀。错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打工的,那你一辈子都是打工的。别人觉得你是不是在打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千万不要别把自己当成打工的,换个角度去看,是公司给你发工资,替你交学费,练着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你遇到产品经理、技术高手,或者公司创始人,从他们身上学到成功的经验,甚至是失败的教训。如果你加入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两年之后死了,恭喜你,你一分钱没损失,你参与一个活生生的公司从生到死的例子,你以后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你一分钱没花,你让一个公司死了一回,你学到了如何避免失败的教训,这是一个多么值的事。这比你拿多少工资,比你到一个有名的大公司,有用多了。

  别人一见你,都说你在北京某大公司工作,太了不起。那都是虚荣心,一点意义没有。所以我一直强调,如果你怀着创业的心态,那么你在什么状态都可以叫创业。等到有一天,当你有一股强烈的冲动要办公司去创业的时候,有可能你会发现,人各有所长,你不一定是做CEO的料,但你可能是优秀的CTO,你可能是很好的销售主管,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去创业了。

  所以,我鼓励大家创业,其实是鼓励大家培养创业的精神,我不主张各位一定要出去成立一个公司,那只是一个形式。美国硅谷很多人不是先装模作样地成立一个公司,而是在家里的车库,利用业余时间先搞出来一个产品,这也是创业的一部分。

  我不希望传授什么成功学,我最希望大家能够想清楚未来几年自己心里想要什么。在你创业的时候,不论遇到诱惑还是遇到挑战,都能够记住我说的那句话:拒绝平庸,与众不同。你不一定要追随当时的主流,也要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要有一种韧性,敢于屡败屡战,在未来长达五年或者八年、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韧不拔地去探索,我相信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可能中国新一代的企业家,中国新一代的创新领袖应该从各位里面诞生。

39元创业12 如何选择_要么选择创业要么离开马云演讲稿

https://m.hy-hk.com/330961.html

《39元创业12 如何选择_要么选择创业要么离开马云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上一篇: [关于热爱家乡的演讲稿]关于热爱家乡的演讲稿下一篇: 信仰的力量团员演讲稿_信仰的力量团员演讲稿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